close


說好不收 PMA 的車,結果還是再放一台,大至上看了一下,後面已經沒有 PMA新


車了,現在已經被我視為毒藥的 PMA ,近期他們的做工大家有目共睹,你說爛,


有些似乎還不至於到爛的程度,我想最大的主因還是在於售價,畢竟省成本到如此


地步,售價卻節節高升,這是大家最不能接受的。 BUGATTI 這台豬車,其實我一


直對他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所以打從 A A 推出第一台法蘭克福車展版的山豬之後


,我就一直沒再收入其他版本,直到這款最速紀錄再配上電視節目的限量版我才再


次下手,當然由PMA來製作還是免不了怨聲再起。首先是漆面,此車最大特色之一


就是碳纖維紋路的雙色塗裝,只是這次的碳纖維色澤與我想像中有些不一樣,可能


是我比較喜歡那種碳纖維原來的霧面色澤,而這款則類似在碳纖維表面再上了一層


頗具厚度的亮光漆,雖然看起來質感還不差,但是那漆面厚度看起來就是有些不自


然,另外亮橘色與碳纖色交接處也有輕微模糊,分隔不夠清楚,再來就是左後輪弧


類似氣泡的痕跡以及車頭右側前方亮橘塗裝的補漆痕,以這等價位身分來看,實在


還有不少進步空間,模子部分,一直以來PMA在模子質感上都沒有太多讓人抱怨的


地方,鈑件邊緣以及密合度等都保持著中規中矩的表現,但隨著氣壩或是氣口部分


都改為實心表現,那種精緻感也就慢慢的消失了。引擎室則是這款車一直以來的劣


勢,通常這種瘋狂超級跑車都不吝嗇將引擎表現出來,但礙於車身設計,這山豬總


是只能看見引擎表面而已,至於細節或是層次根本想都別想,但對於PMA來講或許


這是再好不過了,內裝整體的感覺普通,以往還會使用部分軟質材料,現在則全數


由一般塑料材質取代,沒有多餘的裝飾件,基本的按鍵塗裝加上小範圍的上色如此


而已,若不是表面色澤自然,這內裝的塑膠感還真不小。




這是此車目前唯一配色,但他還有分兩個版本,一為一般普版,另一個則是我這款


,當然特色就是TOP GEAR限量版,除了專屬外包裝,還附一張限量編號卡,再來


就是眼瞎了才出貨的大頭鬼屎丁。




山豬目前所推出的配色與版本數量,我看應該沒幾台車能與之抗衡的,還好我不是


山豬迷。後來才得知AA似乎也會製作此車,再次證明我又當冤大頭了。




車頭進氣口完全都是實心塑膠片材質,這在如此大面積進氣口上看起來實在有些掉


漆,精緻度也差很多。




亮面碳纖維紋路看起來也相當不錯,只是你遠看可能還看不太出碳纖維紋路,我感


覺可能是因為亮光漆太厚的緣故。




下緣亮橘色是以塗裝來做區分的,可惜兩色分隔不夠俐落,烤漆品質基本上相當不


錯,平整性與純度都很棒,但多少還是有些人為瑕疵。




此車手感還蠻輕手的,這是以前不常見的。除了前蓋與車門可以開以外,他的用料


感覺沒有比罐頭車多到哪裡。




我不得不說,他真的長的很奇怪。




車門密合度還不錯。我感覺這台在所有山豬裡面算是比較不一樣的,除了配色方式


不同以外,部分空力設計也迥異於其他款式。




尾燈的像真性很好,後保桿為額外的附件,所以沒有顏色分隔上的問題。中間牌照


框靠近上緣位置有上色不完全的問題。




尾燈下方的散熱口亦為實心呈現,再下方的小燈則為獨立件,質感表現良好。




相較於其他些超跑,此車的造型主軸還是以圓弧為主,但小弟我個人還是偏好能有


多點銳利折線與線條。




這次TOP GEAR限量版是主打該節目賽道的單圈成績,但以該賽道的特性與此車的


屬性,我只能說高速彎道且多直線賽道才是他擅長的戰場。




PMA的作品我感覺SLS AMG為另一個分水嶺,之後的車給的感覺就是越來越省工


與料,整體的感覺也是越趨空虛。




單就型來講,他算是相當有型的,又有漂亮特殊的塗裝,只不過在這裡無法用收個


型也不錯的想法來看,因為高的離譜的售價與用料不成正比,你必須再多找些理由


來說服自己買單。




沒有引擎蓋也是山豬的特色,你能看到的就是只有這樣,也不必奢望引擎本體有被


製作出來。




相當單調的內裝配置,沒有亮晶晶的電鍍配件,一切都是以灰色為基底,零件質感


也只是普通而已。




座椅表面的車縫線以及壓花紋路表現得相當細緻,看起來很自然。材質為硬質塑料。




兩座椅中央還有一只廠徽。




中控面板的碳纖維花色算是比較花俏的加工了,其餘則是一般的按鍵塗裝,不過還


是非常細膩。




前箱蓋,還輔以兩支頂桿的修飾,總算有點此價位該有的感覺了。




車頭面貌整體看起來神韻很不錯,只是那實心的氣壩成了最大敗筆,雖然那種網質


的密度感覺有到,但你就是很難將他與精緻聯想在一起。




亮橘輪圈色,金屬材質碟盤,卡鉗上還有廠名字樣,卡鉗碟盤為分離式設計,只是


碟盤與輪圈不太同步。




側邊進氣口同樣也是實心表現,但表現出來的效果卻出奇的好,乍看之下還以為是


簍空的。




油箱蓋上的加工字樣。




後輪,我這一輪搖搖晃晃的,似乎快要脫落的感覺。




為求更好的風阻,原先凸起的進氣口已經改為平面式,這裡是簍空的,但幾乎看不


太到裡頭,其實裡頭也沒什麼東西。




車頂這四道開口加工的非常細膩,邊緣也處理的很平順,而底部則加貼有網格紋的


塑膠片,質感相當不錯。




四出排氣尾管,左右再個別以金屬外框整合。最下方的分流器也有施以碳纖維紋路


的塗裝。




藉由按下底部按鍵即可彈起的尾翼,沒什麼過程可言,雖然支架支撐桿有表現出來


,但還是很陽春,另外下方的第二層小翼還要額外手動組裝上去。




角度可調尾翼,手動的,角度再高一些就變成氣動剎車了。




我知道對於賽車手而言,這種身材比例應該是比較有優勢的,但今天這是要賣的東


西,賣相更勝於一切,所以我只能講,他不怎麼討喜。




隨著年紀的增長,漸漸看到了這年頭得到大頭症的人真是不少,想不到收個車,附


贈的人偶也有這種毛病。




之前車友團購的屎丁我並沒有跟,但是兩著優劣一眼就能看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辛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