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得知代理商又漲價後,我心裡只有一陣涼,畢竟這款車的系列定位應該算是最基
本的,結果最後還是要賣到此價錢,就算心裡千百萬個不願意,但他的吸引力還真
是難以抗拒。其實我本身就比較偏愛歐美系車款的,但隨著車價不斷攀升,想要繼
續走收藏這條路的話,就勢必得想想其他方法以節省開支,因此日系車自然就成為
不得不犧牲掉的路線,但也不是說完全就不收日本車,本來我的做法是單一車款的
基礎車型不收,一律只收頂級車型或是改裝車,但看樣子,自己訂下的原則,就在
收入此車之後又破戒了。忘記大概是幾年前就已經預告說會推出此版車型了,因為
之前曾經有好幾次放假消息的紀錄,所以也沒太去注意,結果沒想到最後還真的出
了,而且與實車同為限量版,因此毫不考慮就收下了。首先最引人注意的自然就是
這標榜紀念性的車色,漆面的品質依舊可圈可點,整個就是乾乾淨淨又十分亮麗,
不過若很仔細看的話,便會發現其實漆面已經有極細微的零星細疹出現,所幸並不
影響整體表現,讓人第一眼就愛上,模子大致上也沒什麼好挑剔的,雖然我沒有收
基礎車款,但以我的印象來看,他的整體細部表現以及質感應當都與最先推出的基
礎車型一樣,如有先收的朋友應該就不難想像了。引擎室則是一貫日系跑車的風格
,沒有裝飾用的蓋板,一切都是相當務實,因此能表現的細節也比較多,零件質感
亦不算差,表面塗裝加工也有一定水準,而內裝部分,我看除了 R35 以外,幾乎歷
代的 GT-R 大概感覺都是這種感覺了,黑色基底內裝,粗面手感的座椅,沒有太多
花俏的裝飾件或飾板,比較特別的大概就是這裡有將地板的腳踏墊給表現出來,不
過並不是獨立零件組裝上去就是了。
就算訂下了許多原則,但總是會有理由破格收入,而這台的收入則是因為他是利曼
紀念版,還有限量身分,但最主要的還是她很美。
從R32時代開始至今,這款R33一直是我心中最喜歡的 GT-R,他不像R32已顯得老
氣,又不像R34過於陽剛,更沒有R35那樣太傾向超跑的流線。
之所以會這麼喜歡這一代是因為對於 GT-R 真正的認識就從他開始,而且還正是這
款限量紀念車型。
這次到貨的車都已經調漲訂價,以此款千禧系列為例,原先訂價 4400,現在新售
價已經改為4800,我感覺真的很扯。
保險桿都是母模一體的,所以她的手感也很不錯。
原先感覺紫色相當的不錯,質感也很好,但現在完全被這藍色給吸引住了,加上製
造商優異的烤漆品質,更凸顯出他的特色。
雖然這組輪圈感覺有些小,但他不論在質感或是造型上都有一定的水準。車門密合
度非常高。
歐洲擁有車尾四圓燈的就是眾所皆知的法拉利,而在東方世界,最為知名的當然就
是GT-R了。
尾燈表現得非常傳神,質感佳。而各部細節也都有水準表現。
這款R33當初還衍伸出不少改裝性能車款,原因就在於他豐富的改裝範圍以及強健
體質而造就的改裝極限,目前我最期待的就只剩下400R了。
早期款吸引我的地方就在於這算是樸素的外觀造型,看起來不至於無聊,卻又相當
富有肌肉感。
後葉子鈑明顯外擴的肌肉線條是我對他記憶最深的印象之一。後保桿同樣也是金屬
材質的。
限量車除了一貫附贈的流水編號卡以外,這台另外還在車底手寫上編號數字,當然
同樣還是那醜醜的字體。
引擎室表現出差不多該有的豐富性,只是都為一般塑膠材質的零件以至於看起來稍
為有些失真。
打開車門給人驚喜的感覺並沒有,一切中規中矩,良好的零件質感,沉穩的整體風
格,比較亮眼的只剩下那電鍍的門檻飾板。
粗糙面處理的座椅,質感還不錯,似乎一系列日系跑車都是這種加工法,像是EVO
或是IMPREZA等。
早期日系跑車內裝大多都是如此風格,反正就是黑黑的,只講求功能性,並無太多
花俏的元素。這裡有將腳踏墊給特別凸顯出來。
尾箱,裡面也有地毯的加工。
尾箱細緻的關節結構,但隨著車價一再升高,似乎這也越來越不算什麼了,該想點
新花招了。
下方黑色的防刮材質是以塗裝來呈現的,加工質感很好,顏色區隔相當明確。車頭
所有的開口都是簍空設計。
這輪圈的尺寸現在來看稍為偏小,與算是壯碩的車體有點不協調。輪圈與剎車部分
都表現的相當夠水準。
後輪,卡鉗的部分同樣也有知名剎車品牌的字樣。
此車特有的紀念徽飾。
尾翼翼面有碳纖維紋路的塗裝,質感非常漂亮。
那組排氣管看起來好像怪怪的,似乎太低了點,不過質感並不差。這角度看起來似
乎就感覺有些老氣了。
這次幫我帶車的朋友特別還稍為幫我挑了一個"發發我"的編號,吉利啦!